大约一万年前,在欧亚大陆和美国也发现了狮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灭绝了。狮子的八个亚种被认可。其中包括:
亚洲狮
俗称印度狮子或波斯狮子,这一物种广泛存在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吉尔森林国家公园。它比非洲狮稍小,鬃毛不太发达。雄性重160到190公斤,而雌性重110到120公斤。与非洲狮相比,它的遗传变异较小。
巴巴里狮子
它被认为是原产于北非的阿特拉斯山,这就是为什么它也被称为阿特拉斯狮。曾经,它被认为是最大的狮子物种之一。它现在通常被认为已经灭绝,因为记录显示这些物种中的一些最后的狮子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间被杀死的。
塞内加尔狮子
它也被称为塞内加尔狮子,原产于西非,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西非狮子。它的大小与中部非洲的狮子有些相似,但比南部非洲的小。这个物种的总数量据信不到1000个,被认为是最濒危的物种之一。
东北刚果狮子
这个亚种原产于乌干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土地;它也被称为“乌干达狮子”。它发现于乌干达的基达波山谷,也发现于中部非洲的部分地区,默奇森瀑布国家公园。它在刚果河流域被大量发现,但是在2008年进行的调查之后,那里没有发现狮子。这个物种也被列为严重濒危物种。
马赛狮
这种东非物种被描述为来自“努比亚”,比其他物种有更长的腿和更少弯曲的背部。它们通常有8到10英尺高,有各种鬃毛样式。也就是说,它们有一簇簇的鬃毛,或者它们的鬃毛看起来像是向后梳的。幸运的是,这种物种还没有被列为濒危物种,在乌干达、肯尼亚和坦噶地区的部分地区都有发现。
加丹加狮子
这个物种原产于非洲西南部。它发现于津巴布韦、博茨瓦纳、赞比亚、扎伊尔、安哥拉等国。它是最大的狮子亚种之一。“加丹加”这个名字意味着扎伊尔的一个叫做“加丹加”的地方,这个物种似乎就是从那里起源的。加丹加狮子的鬃毛比它们的同类要轻。
德兰士瓦狮子
它原产于非洲东南部,以南非的德兰士瓦地区命名为德兰士瓦狮子。它有发达的全鬃毛,也有黑色鬃毛。雄性重150至250公斤,而雌性重110至180公斤。克鲁格国家公园和卡拉哈里地区也有发现。
白狮
白狮与克鲁格里(东南非洲或德兰士瓦狮)属于同一物种。它们是白色的,因为颜色突变,这是一种隐性性状。它们极其罕见,只在动物园、禁猎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发现。据说它们原产于南非的蒂巴瓦蒂地区。它们的颜色可能从金色到灰白色到白色不等。它们被发现在南非的洛里公园动物园,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动物园,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动物园,新西兰的锡安王国,等等。
狮子
1丶非洲狮群:非洲狮根据分布的区域分为西部、中部、东部、南部、北部亚群。
原产地:贝宁、布基纳法索、 尼日尔、尼日利亚、 塞内加尔
2丶亚洲狮群:曾一度分布在地中海至印度,占据了大部份的西南亚,故其名为“狮子波斯亚种”。亚洲狮现今在野外的数量只有250-350只,都只生活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吉尔森林国家公园。
狮子(8亚种)
1丶刚果狮:分布于刚果民主共和国,韦莱河地区,东部省份。
2丶加丹加狮(卡拉哈里狮):分布于安哥拉至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加丹省。
肯尼亚狮(原亚科,现为努比亚狮的种群):分布于肯尼亚西部的索蒂克,维多利亚湖西北部。
喀麦隆狮(原亚科,现为塞内加尔狮的种群):分布于喀麦隆的约科,萨纳加河上游。
3丶肯尼亚狮(原亚科,现为努比亚狮的种群):分布于南非德兰士瓦和卡拉哈里。
4丶狮子指名亚种:(巴巴里狮、北非狮、阿特拉斯狮):是狮子的第三大亚种和指名亚种,仅次于开普狮。曾分布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埃及、突尼斯、利比亚五国。
5丶开普狮(好望角狮):也称好望角狮、开普敦狮,或者凯布狮,是最大的已认可狮子亚种,主要分布于南非西开普省,于1858年被猎人杀尽。
6丶努比亚狮(东非狮)分布于东部非洲(乌干达,肯尼亚和坦桑尼亚)。
7丶亚洲狮(波斯狮):分布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吉尔森林国家公园。
罗斯福狮(原亚科,现为努比亚狮的种群):分布于苏丹和埃塞俄比亚。
8丶塞内加尔狮(西非狮):分布于撒哈拉以南,从塞内加尔到喀麦隆,包括马里、布基纳法索、加纳、贝宁和尼日利亚。
索马里狮(原亚科,现为努比亚狮的种群):分布于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
卡拉哈里狮(原亚科,加丹加狮合并,取消此学名):分布于南非的卡拉哈里沙漠。也称为欧洲穴狮或是亚欧穴狮。通过化石和丰富的史前艺术得知,穴狮是狮子类中已灭绝的亚种。
扩展资料
狮子最大的天敌是现代人类。人们的猎杀绝大多数和生存毫无关系,只是为了满足不正常的杀戮欲。正是在它的驱使下,非洲的两个亚种莫名灭绝,亚洲狮则几近灭亡。
亚洲狮也面临栖息地的问题。300多头亚洲狮一起挤在1400多平方公里的保护区,生存压力很大。据说人们有计划将一部分亚洲狮迁移到其他保护区,为的是一旦出现疾病爆发或其他灾难,还能有其他狮群幸存。
狮子有多少种全看划分的标准,按性别分有雄狮和母狮,按年龄分有大狮子和小狮子,这些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那目前通用的狮子种类划分方式是哪些?
按物种分,狮子只有一种,中文学名就是狮,拉丁学名为Panthera leo,英文名为Lion,是猫科豹亚科豹属的5个物种之一,是雌雄两态性最明显和唯一大规模群居的猫科动物。
▲上面是狮子,下面是美洲狮/山狮
很容易引起误会的美洲狮并不是狮子,只是因为长得像狮子,所以用“狮”来命名,美洲狮和狮子的区别还是很大的。美洲狮不是狮子,那海狮就更不可能是狮子了。
狮子按产地分,可以分为非洲狮和亚洲狮(之前还有欧洲狮,欧洲狮约在2000年前灭绝)。这也是最通俗最常用的分类方式。非洲狮现存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草原上,野生数量约2.5万只,是非洲最大的猫科动物。我们平时观看一些关于非洲野生动物的纪录片,非洲狮是必不可少的主角,是非洲大陆的代表性动物。
亚洲狮仅存于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特邦的吉尔国家森林公园中,栖息地约1400平方公里,数量约600只。亚洲狮在近代遭到西方人的疯狂猎杀,险些灭绝,好在印度的土邦贵族幡然悔悟,在上世纪初开始保护亚洲狮,使得这一珍贵动物得以保留至今。不过亚洲狮因为近亲系数很高,所以身体状况比不上非洲狮,而且雄狮鬃毛稀疏,基本都是秃头,没有非洲雄狮那么威武。
亚洲狮的群居性也比不上非洲狮。非洲的狮群大约有9-40只狮子,亚洲的狮群规模要小很多,平均只有2只母狮和数只未成年狮子。亚洲雄狮一般不群居,而是四处游荡,只在繁殖季节进入狮群。
亚种是物种之下的单位,传统的亚种划分方式是根据形态和地域差别。
最早是不知名的学术文献提出的13分法:分别是巴巴里狮、波斯狮(亚洲狮)、努比亚狮、埃塞俄比亚狮、索马里狮、刚果狮、西肯尼亚狮、东非狮(马赛狮)、克鲁格狮(南非狮、德兰士瓦狮)、开普狮、卡拉哈里狮、加丹加狮、西非狮(塞内加尔狮)。
接着1971年Simither提出12分法:跟13分法相比,取消了努比亚狮、埃塞俄比亚狮和索马里狮,增加了乌干达狮和喀麦隆狮。接着是最流行的8分法,由Hemmer1974年提出。但8分法的另一个版本更为流行,分别是:巴巴里狮、亚洲狮、努比亚狮、东非狮、克鲁格狮、开普狮、加丹加狮、西非狮。非洲最北端的巴巴里狮和最南端的开普狮已经灭绝或野外灭绝。
最近的遗传学分类法只能确定两个亚种。遗传学就是根据各种群的基因相似性来划分亚种,因为狮子生活区域地形较平坦,没有地理隔阂,所以各地区的狮子种群都有不同程度的基因交流,因此现存狮子之间的相似性是非常高的。2017年狮子被合并为两个亚种:一个亚种包括亚洲、西非、中非(还包括之前的欧洲和北非)的狮子种群,另一个亚种包括东非和南非的狮子种群。如果真这样分的话那巴巴里狮、开普狮就没有灭绝,因为这两个亚种名称都是无效的。
有些狮子外貌和普通狮子区别很大,所以也会给它们安排一个特定称呼。黑鬃狮:鬃毛浓密而且颜色很黑的雄狮,这种雄狮看起来非常霸气,对母狮的吸引力非常大,对斑鬣狗的威慑力也很大。
无鬃狮:有些雄狮不知是何原因成年了也没有鬃毛,看起来像母狮,只是比母狮个头大,这种狮子就称为无鬃狮,最著名的就是查沃无鬃狮。查沃无鬃狮袭人记录很多,看来鬃毛对雄狮的力量没有影响。其它地区也有少数无鬃狮。
还发现过长鬃毛的母狮,是由于激素失衡造成的,类似于女生长胡子。
白狮:白化的狮子,和白化老虎一样。不同的是,野外有白狮,但没有白虎。
上面就是关于狮子的不同分类方式,平时产地分法用的很多,因为亚洲狮和非洲狮外貌差别有点大,经常关注狮子的人一眼就能分辨出,但千万别把美洲狮也当成狮子。
我是百科千寻君,关注自然,热爱自然,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