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产地不在中国,那么为什么狮子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

思人若彩虹星座 2022-09-19 19:40:53 910阅读
想咨询一下关于狮子产地不在中国,那么为什么狮子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提示:如果此问题没有解决您的需求,您可以点击 “我也要问” 在线咨询。 我也要问

若此问题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点击 “举报”

12条回答

  • 雾里
    2022-09-19 19:40:56

    狮子被称为吉祥物其实是始于明清时代的。但是也仅仅只限于名字,并不代表是中国古民族文化。在明朝以前,镇守庙门,古宅的是貔貅跟麒麟还有白虎。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民族文化的吉祥物。比如,白虎,这一尊神在历史上一度被放到庙门口。

    明清以后,由于永乐皇帝开了下西洋巡洋盛举,狮子被从印度带到中国,这时候狮子的形象便取代了老虎的位置,因为狮子看起来比老虎威风得多,这就便有了北方石狮子诞生。也开始流传开来。

    在南方由于雕刻师没见过狮子,但是却见过狮子狗,于是误以为狮子跟狮子狗长得一样,便照着狮子狗的样子雕刻了出来,然后名字也叫石狮。这也是为啥南方狮子长得像狗的原因。

    因此,可以这么理解,狮子只是一种称呼的改变!我们没见过麒麟貔貅,见过狮子老虎。所以便以狮子代替麒麟貔貅的位置!

    0 举报
  • 扶我过桥东
    2022-09-19 19:40:56
    石狮子为什么会摆正门口,狮子是富有,威严,权力的象征,信奉佛教的人一直把狮子当做吉祥圣兽。把狮子雕刻成石狮子放在寺院门口,老虎名声不怎么好,俩只老虎还打架,老虎伤人事件经常发生。筛选之后狮子最适合吉祥物。
    0 举报
  • 病态
    2022-09-19 19:40:56

    狮子为什么会被当做中华民族的祥瑞之一,其实最主要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古文献中便有狮子的记载,但是普通人又看不到,加上狮子本身形象威猛故而被赋予了神话特性而成为祥瑞之一;

    其二,在两汉南北朝时期,狮子是作为贡品被进贡到长安城的,既然是贡品,又是外国进口的,身价自然比原著动物要高,再加上南北朝后佛教文化的发展,其中更有被当做佛教瑞兽的狮子,所以久而久之狮子就成为了中国百姓所崇拜的瑞兽。

    先来解释第一个原因,说狮子很多人可能没看到古文献中有提到这个动物啊,它确实是张骞开通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后才陆续传入中国的,《汉书》记载“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这里面的师子就是狮子了。

    但其实在它正是进入中国之前,狮子在民间也早就已经是声名赫赫,它就是叫做“狻猊”。说得到“狻猊”很多人就恍然大悟了,在古神话龙生九子中,狻猊就是其中一子。这其实就表明了一件事情,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中国人见到过狮子,然后把它的形象画下来带入中国,并演变成为了神兽形象之一。也就是说,早在狮子传入中国之前它就已经成为中国神话体系中的瑞兽了,其本质是得益于狮子本身就自带威风的形象,并且这个形象在其真正进入中国后,给它成为瑞兽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在《洛阳伽蓝记》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波斯国给北魏的孝庄帝进献了狮子,然后他们把虎豹等中国传统猛兽和狮子关在一起,结果在狮子面前全部都怂了,因此狮子形象后来逐被用来辟邪。

    正是因为本身狮子的形象威猛,而且只有王公贵族才得以见过真正的狮子,民间绝大多数都是道听途说,就给百姓“对狮子威名的未知”的恐惧转换成了拜祭,自然就成为吉祥物了。

    0 举报
  • 偏爱
    2022-09-19 19:40:55

    狮子恐怕不是什么中华民族的吉祥物,中华民族的吉祥物历来都是龙,然后是凤凰,最后是麒麟。如果说四象的话,那也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没狮子什么事情;就算十二生肖的话,狮子也没有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


    狮子影响中国,主要还是依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佛教中有大鹏、狮子、大象等佛教特有的吉祥物,这也恰恰说明狮子在中国的传播相对是比较晚的。

    0 举报
  • 莫妮卡
    2022-09-19 19:40:55

    狮子作为一种非中国产的动物,却能受到中国人的喜爱,也被认为是吉祥物的一种,绝对是独一无二。

    狮子一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就深受权贵阶层喜爱,上升势头强劲,很快秒杀了老虎,抢走了兽中之王的头衔!东汉以来很多学者都认为狮子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狻猊(suān ní,传说中龙的第五子,也有说是第八子)。西晋的学者郭璞对《穆天子传》注曰:“狻猊,狮子。亦食虎豹。”看到了吧,他说狮子也吃虎豹,这狮子来了老虎还咋混啊?

    在佛教中,狮子的形象威严、正义,有护法的职责。《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记载佛祖出生时,“五百狮子从雪山出,罗住城门”,另外释迦摩尼出生时还做“狮子吼”,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原来佛祖天生就有男低音的素质(后来“狮子吼”还被苏东坡用来形容在家中好妒忌又彪悍的女汉纸),佛甚至被认为是“人中狮子”。此外佛经中还把佛的台座称为“狮子座”。

    0 举报
  • 长安渔家女
    2022-09-19 19:40:55
    皇宫门口的狮子为什么是卷曲的? 狮子的卷毛代表什么?

    在我国古代,大户人家和重要机关的门口放着狮子。 狮子在我国也非常罕见。 但是,我国狮子很多,民间也有很多跳狮子的人。 狮子为什么会受到国民的喜爱呢? 我们想象中的狮子是毛又长又直的毛。 但是皇宫门口的狮子是卷发吗? 为什么会这样呢?

    狮子的由来
    在知道狮子的卷毛之前,我们需要知道狮子是怎么进入中国的。 必须感谢张骞。 张骞历尽千辛万苦后,使用了西域,但当时西域各国赠送给东汉的贡品中有狮子。

    东汉帝王看到狮子,觉得狮子的威慑力特别大,帝王们特别喜欢。 西域各国看到东汉帝王这么喜欢狮子,后来送了很多狮子。 汉朝的狮子增加了,之后狮子的石像也增加了。

    狮子的形象后来也被神化了,国民认为狮子有辟邪的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 民众认为狮子可以保护自己,后来狮子也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的朝代也赋予了狮子不同的意义。 几个王朝把狮子放在陵墓前,守护陵墓。 狮子放在房子前面也被认为是小镇房子的效果。 狮子也能祈祷人们平安无事。

    狮子的卷发
    之后,狮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入口摆狮子需要一定程度的地位。 人们为了代表自己的地位,会选择相应的狮子。
    这和狮子的卷毛有一定的关系。 狮子的卷毛其实是不同的疙瘩。 根据种块的数量不同,主人的地位也不同。 例如,一品官员的种物有十三个,所以被称为十三太保。 官员质量低,狮子头上的疙瘩就少了。

    摆放狮子的讲究
    但是,如果官员在七品以下,就不能在入口摆狮子了。

    宫殿里的人,权力最大,所以故宫门口的狮子,头上的疙瘩有四十五个。 这象征着皇帝是九五之尊,五乘九是四十五。

    在人们心中狮子也是吉祥物,但是人们不能摆狮子,所以后来决定用跳狮子的方法来祈祷自己生活的平安。
    0 举报
  • 干饭人
    2022-09-19 19:40:55 北京市 电信
    关中明清石狮子
    中国从古至今是没有狮子的,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进贡给中国的皇帝。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在中国的文化中,狮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
    不知从何时起,狮子就成为了看守门户的吉祥物了,并且逐渐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而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扬州画舫录》(1795年作)中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石狮不仅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还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总体上,北方的石狮子外观大气,雕琢质朴;南方的石狮更为灵气,造型活泼,雕饰繁多,小狮子也不仅在母狮手掌下,有的爬上狮背,活泼可爱。
    中国人历来把石狮子视为吉祥之物,在中国众多的园林名胜中,各种造型的石狮子随处可见。古代的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大门前,都摆放一对石狮子用以镇宅护卫。直到现代,许多建筑物大门前,还有这种安放石狮子镇宅护院的遗风不泯。
    中国石雕狮子的文化其实是从西北开始流行的,汉代已经出现了最早石雕狮子。主要是因为西北山多,石头石质好、裂少。比较典型的就是青石(又分白青石、灰青石、黑青石)人们在西北的山区中,总能用石材加工出比较特别的东西,从而找到其中的乐趣,特别是关中地区的人深受唐宋文化的影响,对于人类文明和石雕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所以也先人一步的掌握了很多石雕的技巧及石雕的艺术形式。尊贵、威仪、睿智的强者气度。古人有诗为证:
    金眸玉爪目悬星,群兽闻知尽骇惊。
    怒慑熊罴威凛凛,雄驱虎豹气英英。
    0 举报
  • 月白
    2022-09-19 19:40:54 北京市 电信

    首先,用作吉祥物的狮子可能不是狮子,而是格里芬。

    狮子在古代被称为师子,后来才加上犬字边。古人对狮子是没有清晰概念的,元代《贡獒图》上画的赫然是一只狮子,却被当成獒。

    《元人贡獒图轴》上可见,分明是一只狮子。

    那么,被当成吉祥物的是什么呢?很可能是古希腊传说的格里芬。

    格里芬分三种,即鹰形格里芬、鹿形格里芬和狮形格里芬。

    鹰形格里芬,又称狮鹫兽。

    鹰形格里芬即狮鹫兽,鹰头而狮身,身体相当于8倍的狮子,今天我们看到的意甲热那亚队的标志上就有狮鹫兽,和鹰很相似,但尾巴是狮子尾巴,此外耳朵极长。

    鹿形格里芬在草原上出土的、游牧民族先民留下的文物中非常常见,鹿角繁密、尖锐。

    鹿形格里芬,多为草原民族所崇拜。

    狮形格里芬则是带翅膀的狮子,这是中亚一代先民根据现实中的狮子加上想象而形成的。

    狮形格里芬。

    其二,狮形格里芬如何传入中国

    自东汉起,佛教传入中国,它是绕道犍陀罗一带进入中国的,曾经中亚文化的改造,从而将中亚传说的格里芬也掺杂了进来。

    古波斯壁画中的狮形格里芬。

    古波斯波利斯宫遗址中格里芬雕塑,头像改雕刻成国王,翅膀是用花纹代替。

    东汉时中国的雕塑辟邪,可见它仍是有翅的,明显受到了狮形格里芬的影响。

    唐代桥陵中的石狮子,可见翅膀已退化,但未退化干净。

    从中亚到中原的出土文物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狮形格里芬有一个演变过程,从复杂到简单,特别是格里芬原有的双翅,因雕刻不变、容易损坏,逐渐变成狮身上的纹理,此纹理渐渐又加成火焰纹,所以在后人看来,狮形格里芬已成狮子。

    为了突出其和平一面,狮形格里芬到中原后不断发胖,到了明代,已装备全套狗具,如铃铛、牵引绳、穗子等,尽失其原貌。

    其三,狮形格里芬为何被民间接受

    这源于唐代城市采取坊墙制(唐代也有街市制的较大城市),城内有城,比如长安,便被分为108个坊,每个坊有墙壁,四面开门,门到晚上便关闭,以保证治安。

    每个坊门都有牌楼,过去用来张贴政府布告,为了保证牌楼稳定,下面会压巨石,为吸引人们注意,也为彰显权威,稳定牌楼用的巨石上往往雕上狮形格里芬,以后遂成定制,普通衙门前也必放置石狮。

    据明代来华的朝鲜使节记载,明代故宫前确有大象、狮子、黑豹等,以彰显天子权威。

    最后,要说明一下,狮子和狻猊不是一回事,但狻猊也不是龙生九子之一。龙生九子一说始于明代,皇帝偶尔说自己听说过这句话,问典出何处,李东阳派人翻书,怎么要找不到,下面人就随口遍了一个版本。

    查原书,今天流行的所谓龙生九子其实是出自古代器物图谱中,列有十三项,也并没说它们是龙生的。后人不查,以讹传讹,事实上龙生九子是个谎言。

    0 举报
  • 归璨
    2022-09-19 19:40:54

    这种坐在大门口的狮子,跟非洲的草原之王其实是两种动物。

    中国古代放在大户人家门口的那一对石像,虽然叫石狮子,但并不是石狮子,而是一种叫做“狻猊”的传说中的瑞兽。

    “狻猊”可是大有来头,它是堂堂的“龙子”之一啊。相传“龙”这种动物,生性好色而且基因强大,可以和任何动物交配并使之产下后代。

    比如龙跟蛇交配,蛇生下来的叫“虬”,是一种独角龙。

    而虬跟龙交配,虬生下来的叫“猪婆龙”,猪婆龙就是鳄鱼。

    龙跟人交配,人生下来的叫“秃尾巴老李”。黑龙江的“龙”指的就是这个“秃尾巴老李”,另外,“二月二,龙抬头”里的“龙”,指的也是它。

    而正统的“龙子”有九个,所以叫“龙生九子”,他们分别是:

    老大:囚牛。就是二胡,胡琴等琴头上的那个东西。

    老二:睚眦。就是刀柄上头上的那个东西,

    老三:嘲风。宫殿房角上的那个东西。

    老四:蒲牢,庙里的钟上的那个东西

    老五:狻猊,就是门口的那俩石狮子。

    老六:赑屃,也叫霸下。“王八驼石碑”里的“王八”就是它

    老七:狴犴,就是监狱门口的老虎头

    老八:负屃,石碑顶上的那个东西。

    老九:鸱吻,就是避火兽,

    那么,狻猊跟狮子有关系吗?

    还真有关系,但是,先有的狻猊这个词,后来,才有的“狮子”的形。因为中国不出产狮子,古代只有波斯,天竺一带有狮子,后来,经丝绸之路才来到了中原。而自动威慑光环的狮子又跟传说中的狻猊在性格上有几分相似,他们都喜静不喜动,所以,人们再给狻猊画像雕刻的时候,就大量借鉴了狮子的外形。最后就形成了放在大门口的那种“狮子的身体狻猊的心”的石狮子了。

    而“舞狮”舞的也是“狻猊”,因为狻猊不但喜静不喜动,还喜烟火。所以,逢年过节的把它搬出来,是很合适的。

    另外,香炉上的那个家伙,也是它。

    总的来说,狻猊算是混的最好的一种“龙子”了。确实跟狮子有关,但却是一颗“中国心”。

    0 举报
  • 柏林少女
    2022-09-19 19:40:54 北京市 电信

    我是良说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讨论!

    中国自古有“瑞兽”的说法,雄狮最早于汉代由朝贡的形式传入中国,因其体形矫健,姿态甚是威猛,被中国古人称之为瑞兽,加上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认为雄狮是高贵尊严的"灵兽",有护法辟邪的作用。

    因其威猛的外形,在加上佛教文化的推广,古人就将狮子雕刻置于门前,用以镇宅辟邪!所以狮子渐渐的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吉祥物。

    因为中国始终没有不间断的真正拥有动物雄狮,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化,狮子雕刻被赋予了很多的中国元素,所以现在的狮子雕刻形象跟真的动物雄狮有很大的区别。

    0 举报
  • 奈河
    2022-09-19 19:40:54

    有这么几个联系。

    第一、狮子并非只有非洲有,在古代存在亚洲狮子,就像亚洲曾经还有犀牛。中亚是存在狮子的,古代中国的西部有没有狮子不好说。

    第二、狮子有一个名称叫狻suan猊ni,可以写作酸黎、三黎。我们发现内陆支黄种体系苗蛮就是老三支系,由于内陆获取食盐的渠道不如沿海和西部,所以这个体系在古代盐梅调味体系里就重梅,也就是酸味。所以至今苗瑶的酸味菜还是一绝。而与汉族有关的北三苗停留地山西发展出醋酸文化。也就是说尽管西部已经不是恨却盐了,但酸味作为传统还是被继承了。所以我经常说,我们宴会、节庆应该保留一道酸味菜作为祖先追忆。

    第三、梅之所以叫梅,就是因为谐音妹。古代沿海支体系也就是夏人称姐(桀),内陆支称妹(梅),北三苗战败被发配敦煌地区做了西戎牧羊人。于是他们与联姻对象白种以扫族西进中东到了两河流域创造了苏美尔(苏妹)。他们离开山西的故事被附会改编成了苏三起解。后来羌人返回,一支经过四川到了云南与哈尼族联合,也就是昆明阿拉乡的撒梅族,有的叫羌夷。撒梅就是苏美尔的意思。

    第四、北三苗羌人既然去过中东,而且还证据证明他们去到了下埃及开罗这一块。也就是犹太文化里约瑟在古埃及的两个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而玛拿西就是在下次及的北三苗,所以下埃及是红冠。也能证实阿蒙神就是指他们。狮身人面像很明显是黄种模样,且是大腮帮,符合内陆支黄种特点。

    玛拿西就是狮子支派之一,也就是摩西穆萨。摩西的经历与北三苗一致,就是去牧羊,曾经被遗弃。苗蛮祖先后稷就是弃,那个被遗弃的群体。目前已经破解了,为什么被遗弃,因为早先没有得到封立不服,也就是姜子牙身上遗留的祖先文化,没有得到封立跳上房梁,意思是自己才是挑大梁的。于是被驱逐出九黎,被遗弃。

    第五、羌人铁定是从中东返回,所以舞狮文化就保留在了羌系民族里,目前发现羌系彝族也有舞狮。藏族其实也有,只是面具化了。神奇的是佛教文殊菩萨竟然道场在山西,而且骑青狮。

    0 举报
  • 力比多记
    2022-09-19 19:40:53 北京市 电信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狮子是非洲的东东,直到中国秦汉才传播到印度半岛,没有进入中国。

    有意思的是,狮子却成为中国的祥瑞之物,著名的卢沟桥还有无数狮子的雕刻,过年和喜事都要舞狮子。

    为什么?

    主要原因4点。

    第一,宗教问题

    狮子几乎是同佛教一同传到中国的。

    佛教中,对于狮子比较有好感。佛教称佛为人中狮子,称佛说法为狮子吼,以佛法座为狮子座,于是在佛教艺术中,狮子成为了万兽之王,具有辟邪护法之作用,象征无畏和法力无边。

    从唐朝开始,佛教开始在中国盛行,尤其乱世更是成为人民唯一的精神寄托。

    由此,狮子瞬间成为佛教徒心目中的祥物。

    第二,同狻猊混为一谈

    狻猊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外形很像狮子。

    狻猊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频繁用于各种装饰上。

    大家经常看到,古代建筑物上有一些小兽,其中之一就是狻猊。

    另外,狻猊还频繁出现在香炉上,瓷器上。

    所以狻猊在中国的历史非常久远,远远早于狮子。

    后来狮子进入中国,狻猊逐步就和狮子并为一体,成为同一个东西了。

    那么,狮子也就光荣继承了狻猊的文化遗产,喧宾夺主了。

    第三,物以稀为贵也是一个原因。

    狮子在中国没有野生的,基本都是作为贵族甚至皇帝本人的宠物。

    当时的达官贵人,恐怕才能看到狮子,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这个眼福的。

    就像今天的中国考拉一样,不容易看到,自然身份就高贵了。

    第四,叶龙好龙

    其实中国人接触最多的百兽之王,自然是老虎。

    在古代中国,从东北到华南,到处都有老虎。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不太喜欢老虎,却崇拜狮子呢。

    很简单,被老虎祸害惨了。

    在没有枪械的年代,中国人单靠冷兵器很难对付老虎。

    就算是当年超级功夫高手武松,差点也被老虎吃了。

    由于被老虎祸害的很惨,老百姓对老虎很厌恶,反而喜欢其实看不见的狮子。

    0 举报

快速提问,在线解答

1

描述需求

填写需求概要标题,补充详细需求

2

耐心等

等待网友或网站工作人员在线解答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