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曾国藩兄弟们“国”字辈的由来,要先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人在取名时,经常会在名字中用一些方法来区别同一个家族的不同辈分。同辈人名字,往往有一字相同,这个字,叫“字辈”,用于加强感情联系,明确长幼尊卑,这是受宗法制影响的。
字辈是一部完整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家族的印记。广东梅州五华、河源程氏四十个字辈为“国家传世德,理学必宗先,孝支宜为则,崇文作善元。燕翼富强本,知书万道全。品行铭高洁,昌兴起俊贤。”通过字辈可以把两个不认识的人团结到一块儿,可以使陌生人之间产生突如其来的亲切感,更能够增强各群体间的凝聚力。
曾国藩乳名宽一,读书时取名子城,字居武,后改字伯涵,自号涤生。曾国藩先后二次改名,才有了现在广为人知的姓名。
第一次是进入弱冠之年,曾国藩自己改号“涤生”。他在日记中写道:“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抒发了曾国藩弃旧图新,发奋自强的理想与信念。
第二次是道光十八年(1828),28岁的曾国藩在会试中第38名贡士,不久后又在殿试中三甲第42名同进士,朝考列第一等第三名(道光帝拔置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他又一次改名以立志,将名“子城”改为“国藩”。曾国藩改名立志,意指把国家放在自己的心里,想成为国家的藩篱,为国家建功立业,而且之后的曾国藩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在曾氏家族中,曾国藩兄弟是“传”字辈,其派名分别为传豫(国藩)、传晋(国潢)、传谦(国华)、传恒(国荃)和传履(国葆)。他们兄弟选取的这个字辈,即是根据广东梅州五华、河源程氏四十个字辈诀“国家传世德,理学必宗先……”来的。
后曾国藩改名后,一展报复,弟弟们都很尊敬他们的大哥,他们名字中的“国”字是追随曾国藩而起,同时他的几个姐妹也都叫国兰国蕙等。
字辈是姓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将它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
曾国藩有四个弟弟,一个姐姐三个妹妹。曾国藩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曾国藩是在1811年11月26日出生的。 曾国藩的弟弟有: 1、曾国潢:1820年出生,1886去世,派名传晋,原名国英,字澄侯 2、曾国华:1822出生—1858去世,派名传谦,字温甫,出抚给叔父曾骥云为子 3、曾国荃:1824出生—1890去世,派名传恒,字沅甫,号叔纯 4、曾国葆:1828出生—1862去世,派名传履,字季洪,后更名贞斡,字事恒 曾国藩的姐妹有: 1、姐姐曾国兰:1808出生—1863去世,嫁给了王国九,字鹏远,号万程,贺家坳人,与国兰有二子一女,长子王临三,次王昆八,女适贺孝七之子 2、妹妹曾国蕙1814出生—1864去世,嫁王待聘又名王率五,为王国九排行兄弟 3、妹妹曾国芝1817出生—1846去世,嫁朱咏春又名丽春,号存一,梓门桥人 4、妹妹满妹1830出生—1839夭折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出生,1872年3月12日去世。最开始名字叫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扩展资料: 曾国藩作为晚晴四大重臣,有很多的名言警句值得深思其中就有: 1、“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意思是人一生中有五类影响你命运的人,依次是父母、老师、朋友、领导、配偶。如果他们都能冠以一个“好”字,那将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2、“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古来才人,有成有不成,所争每在疏密二字。” 意思是疏密很重要,还有就是要识重于才。 3、“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曾国藩以相人识人,以识人用人出名,曾氏幕府二十多年间召集的幕僚达400多人,而后官至三品者达47人,位至督抚者33人,知人之明达到尽致。 4、“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 在选人时,曾不喜欢用官气重、夸夸其谈的人,并以“德大于才”为用人第一要旨。用了有才无德之人,到最后一刻把自己害惨了。 5、“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此古今之通病。坏国,丧家,亡人,皆猜忌之所致。” 怎样尽量地避免被猜忌也是一门大学问。有一个成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因为那样容易被怀疑偷瓜摘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