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是个怎样的城市?
对于一个普通大学毕业、普通家庭的嘉兴男生来说,嘉兴是一个只要你在这里认认真真工作,好好生活,就能看得到未来,让你觉得充满希望的城市。不需要你能力多强,只要你想好好过日子,你的就能过得很不错,你的未来和你孩子的未来也不需要过分担心和焦虑。
大陆的城市,如果算上新一线。
一线城市:北上广深
新一线:成都、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宁波……
二线:嘉兴、常州、绍兴、湖州、金华......
如果我在一个很普通的二、三、四线城市生活,我会很焦虑,因为现在各大城市都在抢人,现在不去发展,留在普通的老家,那么未来资源越来越向一些大城市集中,小城市会让人觉得没有未来。
大城市难扎根啊,房价高,要摇号,竞争压力大。如果大城市赚了钱回老家过日子,那你在繁华的大城市生活之后,回到普通的老家,可能有失落感,或者感觉自己从此要过上平凡的日子。而且你回到了老家,未来你的孩子再想去大城市定居,门槛更高了。
但是生活在嘉兴,却不会。
一个城市,让人有没有希望,主要是三点:
1、地理位置,你要是自己本身经济不强,又远离一二线城市,不仅资源少,大腿也没得抱。
2、有没有让全国人民记得住的旅游金字招牌,比如丽江、大理、井冈山、延安,虽然位置比较偏,但是自己有招牌,全国的知名度不低,而且也会有游客和新市民这些新鲜血液慕名而来,让你能看到全国各地的人。
3、有没有支柱产业,或者特殊的单位、企业和大学。比如绵阳,GDP大概2000亿左右,川北的城市,但是这是“中国科技城”,国防重点科研单位就在那。比如义乌,就是个小县城,但是人家有全球有名的小商品市场。杭州,之前杭州就是个东部大桂林+省会,有了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就不一样了,成为了深圳之后的比较受码农欢迎的城市,实力也大增。兰州和哈尔滨,虽然比较偏,但是人家有兰大和哈工大啊,全国的新鲜血液每年都会源源不断地涌入。
首先,嘉兴地理位置好,躺着就能发展起来。左边杭州,右边上海,上面苏州,隔着钱塘江是宁波和绍兴。上海要去杭州,苏州和上海要去宁波,肯定要在嘉兴修路修火车。就像北京和天津之间的廊坊,深圳和广州之间的东莞,我们边上都是大佬城市,大佬城市互相交流,肯定要从我家门口走。
上海、苏州、杭州都是大城市,土地贵,但是产业和资源多,嘉兴土地便宜,肯定会转移过来。一些全国性的比赛,也会选择在嘉兴这个小城市举行。
嘉兴几乎全是平原,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本身就是个缺平原的省份。但是嘉兴
另外生活压力相对于周边城市来说,比较小。只要你认认真真工作,和嘉兴一起发展。不用怕买的房子大幅下跌,嘉兴的房子还是比较保值的。在周边城市买房压力大,嘉兴虽然房价还是比较贵,但是工资房价比还是很不错了。
就拿嘉兴南湖区北师大的学区房(这个学校教育水平不错的,而且小学初中都有,嘉兴的高中是没有学区的。北师大中考重点率40%左右,重点中学嘉兴一中一本率80%,嘉兴高级中学40-50%,秀中我不想说怕引战,另外的算得上重点的一中实验20-30%)来说。
最便宜的小区15000+,最小户型150万+就可以买一套,首付50-60万,就可以定居嘉兴啦,孩子上学也不怕啦,教育质量很不错。中考重点率40%,高考算它重点中学平均一本率40%,那么北师大初中部有40%的学生上重点,16%的学生能上一本。(不算艺术生和体育生)
另外你可以砸钱,每年3-5万吧,让孩子上私立初中,那个按照私立学校不同,中考重点率40-80%都有。
如果要买上海和杭州的一样水平的学区房,那个价钱,太难了。
另外不用怕自己的眼光局限与小城市,嘉兴市区出发,坐高铁地铁到上海外滩和杭州西湖,快一点2小时,慢一点3小时,比沪杭郊区的人速度还快。有什么演唱会发布会,想去就去,当天去当天回都行。
第二、嘉兴的金字招牌够多。
南湖(党的诞生地)
乌镇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独一无二的非常规范化的江南水乡乐园,它和其它江南古镇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由中青旅和桐乡政府改造过的,明码标价,里面店铺的经营者大部分都是聘用原住民经营,店铺同质化也很低,你在里面好好玩就行了。独特的乌镇模式,独一无二无法复制。世界互联网大会我就不用多说了吧)
西塘和汉服文化周(西塘相对于乌镇的区别就是,西塘里面还是有原住民比较原汁原味的生活的。并且汉服文化周的时候,全是汉服小哥哥小姐姐,走在里面感觉在里面像是走在古代的街头,曝光度也非常高)、
钱塘江观潮(这也是全球来说,独一无二的)
嘉兴肉粽(粽子是甜的还是咸的?你来吃一下五芳斋的蛋黄鲜肉粽和蜜枣粽,你就会都爱上它们)
第三、支柱产业有,但是一般般并没有很强
南湖区和秀洲区(嘉兴唯一的2个区)好像没啥响当当的支柱产业,五芳斋(就是粽子大王)不知道算不算。下面的县城有,海宁皮革、平湖羽绒服、桐乡羊毛衫……
我在外地上大学的时候,去商场买衣服,冬装很多都是老家的,O(∩_∩)O哈哈~
而且嘉兴不重男轻女,甚至更喜欢女儿。
结婚聚会,没有强行劝酒的风气,我去当伴郎,新郎和伴郎大部分时候敬酒喝的是饮料。
社会治安不错,毕竟是党的诞生地,而且政府部门都比较负责。
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国企的待遇仅次于杭州和宁波。每年的新增人口也是全省第三,仅次于杭州和宁波。
在江南城市里比较不排外。另外江南城市里最不排外的我觉得是杭州。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有很多外地朋友,外地朋友里,东北、四川、云南、安徽、河南,这些地方的人最多。我这一代,小学和初中里面,都有10-30%的外地同学,高中比较少,可能回去读书了。
我再来说说外地朋友比较关心的点。这里的比较只与江南城市比较。其他文化地区的城市我不太了解,所以怕说错话。
一、排外情况。我详细说说。
排外,有。每个地方都有排外。一个没什么产业很普通的小县城也会排外。
江南地区最不排外的是杭州。嘉兴算比较不排外。
嘉兴约300万本地户籍的人,100多万外地朋友。生活里遇到的外地朋友很多。
一个城市的排外分两种情况。
1、排斥落后、愚昧、不道德。
我奶奶小区边上有些荒地,一些老人就会去种点蔬菜,有时候蔬菜会被外地人给偷走(本地人不会偷的,因为附近的本地人大家都认识,去偷被发现了,很丢脸的。而且老人们没有发现本地人偷蔬菜的情况)。虽然这是荒地嘛,也不是拿给老人种菜的,但是这种行为也属于偷,我那个小区的老人比较讨厌这样的外地人。
有时候和一些本地人的谈话里,说到婚嫁、重男轻女、劝酒这些东西的时候,挺有优越感的。因为嘉兴不重男轻女,结婚不强行劝酒。
有个环卫工老太太讨厌外地人,因为外地人总是摆摊卖烧烤,然后满地垃圾,她超级讨厌。但是一些本地的老太太也会摆摊卖蔬菜,环卫工老太太也同样讨厌。
婚嫁上,本地姑娘会选本地男生,或者省内男生。外省某些地方重男轻女是一个原因。
2、因为优越感而排斥。
觉得自己是嘉兴人,说吴语,嘉兴地理位置好,富裕这些情况,而产生优越感,进而排斥经济稍微落后地区的外地朋友。这些人有也是有的,但是嘉兴这个比例比较少。起码我身边没有遇到充满优越感的嘉兴人。可能和环境有关吧。也有人跟我说起,市区里那些拆迁房土著有着满满的优越感。我没有察觉到这类人,可能和我身边的环境有关。
嘉兴人的优越感,在江南城市里还算比较低的,因为几乎所有嘉兴人都知道,南湖区+秀洲区的富裕程度一般般,海宁和桐乡(嘉兴的县)比南湖区和秀洲区富裕。至于嘉兴最富的海宁县级市的优越感如何呢?可能也不太高,因为虽然海宁市的人不太看得上嘉兴,喜欢往杭州跑。但是海宁人也知道,杭州更富啊。
还有嘉兴边上的苏州、杭州、上海都是大城市,经济发达,GDP不管人均还是总量也比嘉兴高。嘉兴的高端人才也喜欢跑上海和杭州。
你想想看你在一个高中的重点班里,大家成绩都超级好,走在普通班面前都昂首挺胸。但是相貌普通嘉兴同学的同桌是班级文艺委员成绩第二名的气质女神苏州,嘉兴的前桌是高大帅气的班长且成绩班级第一的高富帅上海,嘉兴的后桌是班级团支书貌美如花的成绩第三的杭州同学。嘉兴能优越到哪去?
所以每个嘉兴人心里都知道,嘉兴下面五县的人也都知道,嘉兴不是最富的,城市也很一般。所以优越感相对来说比较低。
1、嘉兴市周围一圈都是大佬城市,上海、苏州、湖州(除了湖州,湖州比嘉兴弱一点)、杭州、绍兴(嘉绍大桥连通)、宁波(跨海大桥连通)。绍兴和宁波与嘉兴相隔一条钱塘江,但是因为大桥相连,也可以视为接壤。
这些城市都有特殊的意义。
上海:江南第一大城市,也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
苏州:吴文化发源地。
杭州:浙江省会。
绍兴:越文化发源地。
宁波+舟山:东亚第一良港,融入了海洋风格的吴越文化。但是吞吐量不如上海,上海拿了舟山的洋山港,但是从水深和潜力来说,宁波舟山港完爆上海。
相比较之下,嘉兴和湖州不太耀眼。
值得一提的是,绍兴、宁波、苏州在古代比现在牛逼多了,
苏州就是古代的上海,
宁波那时候还和舟山合体,是东亚第一大港,那时候宁波叫明州。
绍兴比现在还要大,余姚和萧山还是绍兴的,看看萧山和余姚的GDP加在绍兴身上,你就知道绍兴有多牛了,绍兴古时候叫会稽,牛逼得很。
2、嘉兴农民人均收入全国第一,嘉兴人均gdp全国前20。城市虽小,还是比较富裕的。但是农村人均高,城市人均拖了后腿,所以城市发展还是比较弱。
3、嘉兴有五县两区,海宁市、桐乡市、平湖市、海盐县、嘉善县、南湖区、秀洲区,市区经济总量和人均在中游水平,没错县比市强。
海宁:皮革城、徐志摩,杭州小儿子
桐乡:杭秋菊、乌镇
平湖:乍浦港 还有那个天下第一蛋
海盐:秦山核电站 南北湖 跨海大桥
嘉善:西塘
南湖区:有南湖红船
秀洲区:挨着苏州
4、台风对嘉兴的影响比较小,因为有南湖屏障(开玩笑)。不过台风到了嘉兴这里,往往比较小。
5、嘉兴16年9月开始到目前(19年3月),房屋均价从7000涨到13000,但还是长三角的房价洼地。
6、嘉兴坐高铁到沪杭,都只要半小时。
7、大饼油条咸豆花、牛肉煎饺牛肉汤、鸭血粉丝生煎包、新滕月饼猪油糖糕、肉月饼、羊肉面、烧麦、五芳斋/真真老老粽子、酱鸭烧鸡、烧饼、桐乡煲。
8、嘉兴对外地人的歧视不算严重,本地人都有大量的外地朋友。我的小学和初中均有1/4-1/3的非本地学生,从未发现本地学生和老师歧视外地人的现象。可能因为,围着嘉兴的5个县大部分比嘉兴富,围着嘉兴的一众杭州、上海、苏州等城市也比嘉兴发达,所以嘉兴人的优越感比较低。
9、传闻上海和杭州各自要走两条轨道交通在嘉兴打通,目前被房地产公司当做炒作的快乐源泉。
10、嘉兴是杭州的弃子,踢给上海,虽然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的示范区,但是房价率先接轨。
其实最近还是给了嘉兴很多项目,政府也看上去积极引进人才。大饼画得比较好看,效果如何不知道。
嘉兴和湖州一个种田、一个养鱼,放着大片的平原不开发,号称浙北双废。无言面对苏南和上海的富亲戚。
11、嘉兴话和上海话相似度最高,和杭州郊区、苏州、绍兴、湖州也很相近。
嘉兴话保护得不好,我和本地同事,和父母交流,都是普通话居多。
上学的时候交流都用普通话,只有开玩笑或者骂人的时候,用方言。
嘉兴管方言叫土话。
12、嘉兴比较适合养老(相对房价来说),湖州比嘉兴更养老,湖州房价比嘉兴低一点,有山有水空气好,但是显而易见可以知道,嘉兴为来发展会更好(这里说的是总量,不是人均),我个人更喜欢湖州,有山有水压力小,比嘉兴精致很多。
13、嘉兴位置很不错,周围大佬城市有什么动作,全部都要经过嘉兴,所以躺着房价就涨上去了。
14、嘉兴人性格温和、勤劳,很少吵架动手。
15、嘉兴人婚嫁喜欢比较近地方。
16、嘉兴河很多,打开嘉兴地图,你会发现市区完全是一个个岛。
17、嘉兴几乎全是平原、湖泊、河流,只有很少的丘陵,而且大部分都未开发。
18、嘉兴又名禾城,其他以农作物称呼的,还有麦城、稻城。
19、杭州不疼嘉兴,疼海宁(海宁市是嘉兴的县级市,但是建国之前都是属于杭州的,海宁人也更亲杭州),海宁好像在修去杭州的轻轨。
20、上海把嘉兴当小弟和后花园,上海人一手把嘉兴房价炒了起来。
21、嘉兴16年之前是真的养老,某个四川来自的打工者评价:“比成都还养老。”
22、嘉兴号称长三角最具安全感的城市(党的诞生地肯定要安全)。
23、嘉兴旅游景点,个人认为重要的顺序:南湖、乌镇、西塘、海宁观潮、南北湖,剩下的不记得了。
24、嘉兴好就好在,房价是长三角垫底的(但是还是很高,嘉兴工资很低),而且去上海杭州特方便。如果住在南湖区,出门到外滩或者西湖只要2小时。
25、嘉兴下面的县级市一般不怎么鸟嘉兴。
26、建国之后,嘉兴从一个县城的基础上建设起来。
27、嘉兴女性地位比较高,嘉兴古时候纺织、蝉桑这些产业非常需要女性,女性能顶半边天,这应该是女性地位高的原因,一直流传下来。
28、嘉兴这边上门女婿相对来说比较多。还有女孩子结婚生两个,一边姓一个的情况也有。
29、嘉兴的水质和空气是硬伤,水污染最近好多了,前几年苏州来的污水把嘉兴污染坏了。
30、嘉兴市的县级市都有支柱产业,比如桐乡的羽绒服羊毛衫海宁皮革,市区很惨没什么产业。可能是粽子吧。
31、嘉兴城区目前(19年3月),正在从二环向三环发展,二环范围内很热闹,三环外很冷清。二三环之间热不热闹看地方。
32、住在桐乡小镇的同学,一般坐每天都有的大巴去杭州市区玩,如果要去嘉兴市区的话,要先到桐乡市,然后桐乡市再去嘉兴。所以县里对嘉兴没啥向心力。海宁和桐乡跟着杭州混,嘉善平湖和上海混,海盐借着跨海大桥和宁波眉来眼去。
33、县里的财政税收不交给市区,交给省里,因为浙江省是省管县,市只是代管,代管!代管!甚至市区还要给县份子钱。
也就是县里出什么岔子,要什么项目,市里可能帮忙出钱,但是县里不给市钱,也不怎么帮嘉兴。
市区被县吸血,这么没面子的城市。全国就没几个吧。
有时候觉得自己真是住在一个假的市中心,前几年县里中学的工资还比市里高!!!
真是丢脸到家了,政府你不管一下吗,不如市政府搬到海宁去算了。
34、嘉兴版本的春熙路叫月河街。
35、嘉兴菜口味淡,突出食物本身的香味。
自古以来,嘉兴是地级市总累计上缴财税最多,国家政策资金投入最少的地区,相比兄弟省市造条乡村公路都可以享受国家政策照顾,浙江造世界级杭州湾跨海大桥都没用国家一分钱。至今,嘉兴下属所有县市人均收入排在全国县市前二十位,农村人均收入十几年一直是全国第一。这在中国那个城市能做到了?下属海宁等这些县财税直接上缴省里的,嘉兴只是挂名而根本无管辖权。建国后,嘉兴的国家定位就农业为主,作为上海配套的农业地区。上海每五头猪中有一头中嘉兴提供的,养鱼场也是先供应上海。
国家,省里也没有投资项目,嘉兴是央企,国企最少,投资最少,政策卡的最死的地区。当年新加坡工业也园区项目最早就和嘉兴谈的,结果落户苏州了,苏州盛泽丝绸市场最早老板九十左右是嘉兴人,就是嘉兴打击资本经济,不允许私人经商,结果帮苏州盛泽创造了经济神话,华夏第一大镇。嘉兴人最有奉献精神,也是最无奈经常被宰割肥羊,明代把上海从嘉兴划出就是这种“奉献“的开始。
苏州 面积 8488.42平方公里
人口 1062.57万(2016年常住)678.2万(2016年户籍)
嘉兴 面积 4275.05平方公里
人口 465.6万人(2017年常住人口)
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这二个地级市有可比性吗?何况苏州是国家重点政策照顾,资金投入重点城市。苏州有那么多国企,央企,高校,嘉兴有吗?仅有的也全是地方自己办的。但论累计上缴中央财税,嘉兴在全国地级市中那个比得了?这种几千年的尴尬只到这二三年才有所转变。
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宝十年(751)析嘉兴县东境及海盐、昆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唐代嘉兴屯田27处,“浙西三屯,嘉禾为大”,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当时同属浙西的苏州经济贡献排第几了?
宋元明清,四朝,近800年,嘉兴一直以来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特别在南宋被视为龙兴之地(落帆亭是宋孝宗赵昚的出生地,随后,赵宋宗室把嘉兴视为龙兴之地)。到了元代,虽然战乱后,但是由于嘉兴产业优势,迅速重新发展起来。金庸笔下很多故事就是讲宋末元初的嘉兴故事。
到了明代,嘉兴是中书省直管府,中书省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也就是当时嘉兴是直辖市。嘉兴知府无需向浙江巡抚汇报,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到了清朝,虽然又经过明末清初的大屠杀(从320万杀到只剩下30万上下),具体事件就是发生在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二十六日,嘉兴府被屠杀血流成河,当时江东一大都会变成人间地狱,后来嘉兴接受大量湖州、苏州、绍兴、苏北移民,人口迅速恢复。
上海也是明代才从嘉兴划出的,1290年,嘉兴府与华亭县达成协议,华亭县从嘉兴府分离。但是这个时候华亭县仍然需要听从嘉兴知府的指挥。华亭县在1310年正式分离成为松江府。在1290年,嘉兴府与平江(苏州)府东段边界就是苏州河,百度百科嘉兴府有相关介绍。
苏州没有海洋港口的地理缺陷,成了外商不会第一选择的主要原因。帮外企业打打工也成了荣耀?今天的苏州有几个是自己的品牌?新加坡工业圆区的辐射污染超标也是吹牛的资本?
建国后一直定性是上海配套的农业地区的嘉兴,工业严重被制约,区域发展空间小,人多地少,国家无资金投入,更无政策支持。没资源优势但却创造了,中国最大的;皮革城,皮毛基地,被面窗帘基地,毛衫城,小家电市场,坚固件基地,木料加工基地。。。。
“宁做牛首,不做凤尾”的嘉兴人这种理念与开拓精神,是苏南那些靠帮外企打打工就自淫自乐的能比的?当年,就是中央对嘉兴市的政策管的严,大批嘉兴人到吴江盛泽经营丝绸,才有今天盛泽的繁荣。至今浙江老板还是当地市场主要经营者,你问一下当地老年人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当年,嘉兴“发扬杭嘉湖精神”,为苏州,无锡地区解决排洪问题,特地挖了一条出海河道,结果,连续十几年都成了他们的排污河道,导致嘉兴与苏州接壤处的几个乡镇,鱼场与农田用水都成问题,农民癌症发病率居全国排名前十位。在嘉兴有关部门与苏州多次沟通无效后,当地农民忍无可忍自发把河道重新填塞,这事连国家主要媒体也多次报导过。
后经国家主管单位多次协调后,在苏州通往嘉兴河道设置污水监控,苏州,无锡那么不良企业,居然偷偷把污水排入太湖,自作自受的他们终于搞出了“太湖绿藻大暴发”,为自己的自私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嘉兴是个平和,安逸包容的城市,老居民中有百分之五左右是江苏难民后裔,百分之三十是以绍兴为主“上八府”移民后裔,嘉兴人不排斥外地人,任何岐视外地民工行为会遭大众反感,甚至,会为主动这些弱势外来人员主持公道。
从这些事情上就能看出浙江精神的大义与担当,江苏的自私,急功近利是值得反思!
要作对比,就要相对而言,中国比经济总量欧洲许多国家大的多,但生活质量,文化素质能比吗?
现在看嘉兴,东北的上海,东南的宁波,西南的杭州,西北的苏州经济发展都比嘉兴好,但嘉兴有自己的特色,城市绿色面积多,旅游景点多,没有一线城市的喧嚣和浮躁,生活节奏不是太快,比较惬意。人民的幸福感高。嘉兴人虽然收入不高,但外出打工较少。
《安于现状,不求上进》我,祖籍禾城。关于禾城的历史和现状请君查阅有关资料,我就不在这里浪费诸位的宝贵时间了。禾城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称为浙角苏尾。处于杭嘉湖平原腹地,与上海,湖州,杭州特别是苏州相接壤,同处吴语片,饮食习惯和民风民俗都十分相似。虽与苏州分属两个省份,但同饮一湖水,骨肉相连,血脉相通。禾城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名城,党的一大曾在南湖的宝船上召开,这是令每一个禾城人世世代代引以为傲的大事情。另一方面禾城有名扬四海的五芳斋粽子及化几百亿巨资仿造的规模宏大的乌镇"古镇"。一个城市给人第一印象的是火车站,可嘉兴火车站还是文革时期的产物,陈旧而破败,给外地客人第一印象是落后拥挤肮脏。但是这些历史和现状与苏州相比,那是云泥之別,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苏州与嘉兴同是地级市,行政级别相等,地理位置也相同。但苏州2019年的GDP全国排名第六。远超其他省级市的成绩。而嘉兴的GDp只有苏州巿的另头。这是天大的差距,无法追赶。身为禾城人深感遗憾和惭愧。近几年嘉善,平湖,嘉兴地区广泛流传一句话叫:阿拉半个上海人。从中可以看出,想不劳而获分享上海红利,天下哪有这种便宜的事情?禾城该醒醒了!
嘉兴真是一个
弟弟城市,城市的专属称号是“禾”,最常用的小名叫禾城,所以种田能力很强,农村人均收入大陆第一不是闹着玩的。另外有个很著名的湖,所以也可以戏称它为南湖市(改正一下,嘉兴和乌镇的关系不是很大,乌镇是桐乡下面的一个镇,你可以闹着玩的叫桐乡为乌镇市,但是这个说法不常用),实质为6个小县城的集合体。躺在苏沪杭甬之间的一片荒地。如果你打开中国夜晚灯光图,你可以在璀璨的连成片的长三角地区看到一个暗淡的地方,那就是嘉兴!你甚至可以看到嘉兴的6个县城:嘉兴县、海盐县、嘉善县、海宁市、平湖市和桐乡市。
嘉兴是一座小城,它没有上海那么繁华,也没有杭州那么秀丽,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印记。我在嘉兴的小镇长大,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春种时,那大片大片的水田,春雨中居然有种缥缈的感觉。还有那漂浮在空气中的猪粪和牛粪的味道,现在想来也不是那般臭了,反而有种亲切感。
嘉兴别称禾城,地处太湖流域,水乡泽国,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时地跨吴越,史称“吴头越尾”。像王江泾,新塍等小镇,都是和江苏连接在一起,跨过一座小桥就到江苏界了。在自己家里,南边房间是浙江移动,北边房间可能就是江苏移动了。
小时候对家乡的印象就是河多,桥多,田多,竹林多。以前周边大城市的人喜欢把嘉兴叫作“种田嘉”,把嘉兴人叫作“乡窝宁”。而我们也是打破头想着做人家的“后花园”,全然忘记古代嘉兴也是“鱼米之乡,富硕之地”。
嘉兴自古以农业为主也是有原因的,浙江省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说法,这个二分田大部分集中在嘉兴。
据统计,嘉兴市土地面积39647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19412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55.34%;园地面积48969公顷,占总土地的12.35%;林地面积5182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31%;居民点及工矿地54117,占总土地面积的13.65%;交通用地面积12970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27%;水域面积53961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3.61%;未利用面积1868公顷,占总土地的0.47%。
这几年嘉兴调整了发展方向,保持耕地面积的同时,向国内外高新科技企业抛出橄榄枝并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计划。在外资项目引进和利用外资上已经处在浙江前二的位置。
现在的嘉兴在旅游项目上也不仅仅只有南湖、乌镇、西塘和南北湖了。嘉兴的美丽乡村计划培育出来很多网红村,是假期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现在很多城市排名喜欢把嘉兴与浙江省内以及江苏各个城市比来比去,这是好事情,说明嘉兴的存在感增强了,受到了重视。不过感觉比来比去也挺累的,只是一堆数据而已,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觉得好,那才是真的好。
嘉兴是,建制始于秦,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自古为繁华富庶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中共一大在嘉兴胜利闭幕,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中国目前最小二线城市,不是我评的。官网推送的,哈哈
非嘉兴人,去过嘉兴多次,只能粗略地谈谈自己主观的印象。
嘉兴,别称禾城。虽然地理位置优越,离上海、杭州、宁波、苏州都很近。但无论是知名度上,还是政治经济都无法和长三角这几个重量级城市相比。即使是在浙江省内,也显得颇为低调。经济跟杭甬自不能相比,跟绍兴和温州比也是要低一些。如果算上江苏的苏锡常南通甚至徐州扬州,估计嘉兴都要逊色不少。
嘉兴的市区不大,也就是南湖区和秀洲区。能让大家想起来的乌镇、西塘、盐官(钱江潮),还有海宁皮革城,大都在嘉兴下辖的县或县级市。像海宁,平湖和桐乡,印象里跟嘉兴都关系不大。当然,浙江多的是这种强县弱市的地级市。嘉兴的市区是典型的江南城市风格,干净简约又很宜居,既有南湖水乡的自然气息,又带着新型城市的现代化气息。总得来讲,没有太多的厚重感,却让人轻松舒服。就像南湖,除了特殊的历史色彩,往往很难敌得过西湖、金鸡湖、瘦西湖、太湖甚至南京的玄武湖。虽非夺人眼目,却怡然自得,赏心悦目。
其实嘉兴离上海很近,除了苏州南通昆山就属嘉兴了。苏州南通昆山受上海辐射很深,而嘉兴似乎受上海经济的影响好像就没那么大,除了最近几年房产大涨外。虽背靠几个大城市,整个城市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不紧不慢,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