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在哪座山?

踏月星座 2022-09-20 05:23:32 624阅读 上海市 电信
想咨询一下关于文殊菩萨在哪座山?,文殊菩萨佛像,南通文殊菩萨在哪座山,文殊菩萨图片,普贤菩萨像,普贤菩萨什么样子,五台山道场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多少钱一个,五台山拜文殊菩萨攻略,文殊菩萨本命佛,文殊菩萨正版图片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提示:如果此问题没有解决您的需求,您可以点击 “我也要问” 在线咨询。 我也要问

若此问题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点击 “举报”

5条回答

  • 明月直入
    2022-09-20 05:23:34 北京市 电信
    《蓝莲花》许巍
    净土世界一莲花,对于莲花的推崇历史更远于佛教。
    蓝莲花,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佛教传说:很久以前,尼泊尔的加德满是一片汪洋,在明镜般的湖面上,漂浮着一朵洁白晶莹的莲花,它泛着神奇的蓝光,文殊菩萨历尽千辛万苦寻到此地看到了那朵象征着智慧,永恒和圣洁的蓝莲花。他指着莲花说:这是佛祖的化身,我要让它开放在所有人的心田。言毕便用一把智慧之剑,劈开了南边的山,莲花顺水而下。水流完了,现出一片宁静的河谷。
    看过一篇许巍的采访,许巍的回答是:主要是我特别喜欢两个历史人物,一个是玄奘。玄奘本身是性格坚毅,信念非常坚定的人,对中国的文化历史的影响非常巨大。还有一个人物是弘一法师李叔同,李叔同和玄奘有共同的一点非常坚定有信念,性格坚毅,非常勇敢。歌唱这样一种信念那坚定,努力去生活,他们是一个典型。应该开放的心更多感知生活去学习。我写《蓝莲花》也是歌唱这种精神,唱信念坚定的人。
    许巍作为中国当代摇滚音乐界的灵魂人物,音乐路途其实充满了坎坷。
    在外人所看到的才华横溢,光鲜亮丽的表面下,却是一路上的迷茫、绝望、穷困和艰难。一度不堪压力重负的他,曾深陷抑郁症的痛苦之中。
    2002年,那个时候他还有抑郁症,突然一时冲动想去爬峨眉山。中途鹅毛大雪,他顶着风雪前行,到了山顶全身上下都白了,周围的人看着他笑。他却觉得特别特别温暖,因为那种笑“是特别真诚和善良的”。
    据许巍自己坦言:《蓝莲花》正是在他登上佛教圣地峨眉山的金顶后所作。也正是从朝礼完峨眉山之后,许巍的音乐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作品总体路线从过去的孤独、忧伤过渡到了现在的灿烂、明亮。
    (蓝莲花)低下头,才发现脚下的路
    0 举报
  • 恐怖屋
    2022-09-20 05:23:34

    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是五台山,中国佛教称其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文殊菩萨道场位于山西省北部的五台山。大家都知道,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佛祖释迦牟尼住世时足迹并未到过中国,但五台山却是在佛经中有明确记载的,由佛祖亲口说出是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诸菩萨住处品》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五台山亦在印度的东北方,上述二经提到的“清凉山”、“五顶”山,恰好符合五台山五峦巍然、气候清凉的特征。所以五台山成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因了文殊道场的缘由,受到了僧俗信众的信仰、历代帝王的崇建以及王公武将文臣的护持,成为汉、藏、满、蒙各民族尊奉、海内外知名的佛教圣地。由于有关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显灵应迹的事迹传说很多,五台山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因此吸引了无数人前往欲瞻仰文殊菩萨显灵。

    文殊菩萨道场简介

    传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道场的五台山,居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人称“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可见其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传说五台山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文殊菩萨初来震旦(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时,居于石盘洞中。而石盘洞是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五台山为道家所踞。

    五台山取佛教替代道教,最终成为中国的佛教名山,来源于佛祖的明示及佛道两家的争斗。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对金刚密迹主菩萨说:“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此,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这里所说的“五顶山”,就是指现今的五台山。佛教传入五台山,史载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被汉明帝请来的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了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传说中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遂产生了在此建寺的想法。

    但因当时五台山是道家的地盘,道家不会轻易地允许外来教派在此建寺。一个要建,一个不让建,这就需要借助于第三者来裁决。据《国史旧闻》记载:“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日,明帝集诸道士于白马寺,使于摩腾、竺法兰二人赛法。”在明帝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赛法”协议,即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洛阳焚经台)。其结果,道教经文(除道德经外)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烈火不烧”。可见,外来的和尚不但会念经,而且其经文也能经得起“千锤百炼”。印度二高僧因此也就获得了在五台山建寺的权利。接下来就是建寺地点的选择了。据《清凉山志》记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了此足迹,而且还发现有“舍利”,再加上此处山势奇伟,气象不凡,与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修行处)相似,故决定在此建寺,并取名灵鹫寺。明帝为表示信佛,追命“大孚灵鹫寺”。

    “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大孚灵鹫寺”就是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佛教就在五台山深深扎下了根,并开始成为中国的佛教中心。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因而所有寺院里几乎都供奉有文殊菩萨的塑像,且多数寺院还设有文殊殿,也有的寺院里既有文殊殿又有观音殿,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观音殿中的三大士才以观世音居中,如显通寺。

    其实,文殊是文殊师利的简称,是梵文的音泽,意为“妙德”、“妙吉祥”。关于文殊的来历,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文殊师利涅磐经》中所说:他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本是舍卫同(今印度西北)一个婆罗门贵族家中的公子,离家投奔释迦牟尼学道,功德圆满后修成菩萨身,并被尊为菩萨之首。文殊在四大菩萨中称“大智”,常与右肋侍普贤菩萨并列于佛祖两侧.这一佛二菩萨又合称为“华严三圣”,文殊侍于佛左,专司智慧,普贤侍于佛右,司理。

    文殊菩萨的本体是五髻菩萨,即顶上有五髻,为童子形。五髻表示五智五佛,童子取天真之意,因而文殊亦称文殊师利童子,俗称孺童文殊。文殊的坐骑是一头青狮,表示智慧之威猛;手持宝剑,表示智慧之锐利,因此,他的美名尊号是“大智文殊”。五台山上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文殊像,造型竟有五十余种:有老文殊(显通寺)、金刚文殊(观海寺)、大伟德文殊(菩萨顶)、甘露文殊(显通寺)、带箭文殊(菩萨顶)、千钵文殊(显通寺)、红文殊(广仁寺)、黄文殊(广仁寺)、白文殊(罗喉寺)、聪明文殊(东台顶)、智慧文殊(南台顶)、狮子吼文殊(西台顶)、无垢文殊(北台顶)、孺童文殊(中台顶)等等。

    0 举报
  • 笔芯
    2022-09-20 05:23:33

    文殊菩萨位于山西省北部的五台山。

    大家都知道,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佛祖释迦牟尼住世时足迹并未到过中国,但五台山却是在佛经中有明确记载的,由佛祖亲口说出是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诸菩萨住处品》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五台山亦在印度的东北方,上述二经提到的“清凉山”、“五台山”,恰好符合五台山五峦巍然、气候清凉的特征。所以五台山成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因了文殊道场的缘由,受到了僧俗信众的信仰、历代帝王的崇建以及王公武将文臣的护持,成为汉、藏、满、蒙各民族尊奉、海内外知名的佛教圣地。由于有关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显灵应迹的事迹传说很多,五台山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因此吸引了无数人前往欲瞻仰文殊菩萨显灵。

    文殊菩萨简介

    文殊师利菩萨,乃三世果上如来,无上智慧之代表。首楞严三昧经中说:文殊菩萨,过去成佛,名龙种上尊王佛。《央崛摩罗经》说:文殊菩萨,在北方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宝积经》中说

    :文殊菩萨当来成佛,名普见如来。《华严经》则说,文殊菩萨,是十方诸佛母,一切菩萨师。今为辅助释尊教化众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示现出生于印度舍卫国,多罗聚落一婆罗门家,父名梵德,从母右协生,身紫金色,出生即能言,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同等。

    共5张

    文殊菩萨道场

    梵语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略称文殊,译名妙吉祥,或妙德。因其出生时,家族中出现十种瑞相,因名妙吉祥。又文殊菩萨,古佛再来,了了见佛性,因名妙德。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言:‘妙吉祥菩萨,是三世觉母,故名文殊师利。’

    文殊菩萨,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左手持青莲华,右手执宝剑,常骑狮子出入,既青年,又威猛,却是无量诸佛母,一切菩萨师。大乘心地观经言:‘文殊师利大圣尊,十方诸佛以为母;一切如来初发心,皆因文殊教化力。’放钵经中,释尊曾言:‘我今得佛,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菩萨处胎经文殊身变化品云:‘本为能仁师,今乃为弟子,佛道广大,清净无增减,我欲现佛身,二尊不并立……’

    文殊菩萨,本居佛位,何止是释尊之师,亦释尊的师祖。在法华经序品中说:无量劫前,有二万日月灯明佛出现于世:其中最后一位日月灯明佛,末出家时,有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后闻父王出家已成佛道,皆舍王位,出家修行,发大乘意,皆为法师。时日月灯明佛座下有妙光菩萨,曾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常为人演说。日月灯明佛,为彼说法华经,佛入灭后,佛的八王子,皆以妙光菩萨为师。

    妙光菩萨教化八王子,令其坚固菩提心,终于次第成佛,其最后佛名燃灯佛。而然灯佛正是释迦如来的本师。时妙光菩萨,即今的文殊师利菩萨。是以文殊菩萨,岂独是释尊本师,亦是释尊的祖师,今以祖师身份,示现为弟子,可见佛法平等,不生执著,但为利生,不拘世俗知见。而文殊菩萨本门之深远,智慧之卓超,乃佛教无上智慧之化身。

    文殊菩萨功绩

    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译音,略称文殊。新译“曼殊室利。”汉译为妙德,义为万德圆明,皆彻性原。又译妙吉样,因他出生时,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


    0 举报
  • 月白
    2022-09-20 05:23:33

    文殊菩萨的道场在五台山。

    文殊菩萨,梵名Mañjuśrī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是佛陀怙恃之一。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能威猛)。

    0 举报
  • 午夜梦回
    2022-09-20 05:23:33
    不去色达, 不知喇嘛多,来到五台山,怀台镇寺庙满山坡!五台山: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相传这里是文殊普萨讲经说法的地方,因此寺庙林立,名寺栉比,据历史记载,最多的时候曾有寺院200多座,现存58座,主要有佛光寺、显通寺、塔院寺、南禅寺、龙泉寺、殊像寺等。精美的建筑, 玲珑的雕刻,逼真的塑像和彩画遍及各寺。朝日观海从五台山顶回到台怀镇,道路两旁满是寺庙,庙里庙外梵音起伏,南来北往的僧侣佛徒遍及街道,长年不断在这里诵经祈福。好一个“莲花灯盏香火盛,佛徒僧侣心虔诚”#夏日大作战#
    0 举报

快速提问,在线解答

1

描述需求

填写需求概要标题,补充详细需求

2

耐心等

等待网友或网站工作人员在线解答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