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并不出产狮子,狮子形象(如石狮)见诸民间,源于何时?

钢铁直男星座 2022-09-20 03:16:13 1259阅读
想咨询一下关于我国并不出产狮子,狮子形象(如石狮)见诸民间,源于何时?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提示:如果此问题没有解决您的需求,您可以点击 “我也要问” 在线咨询。 我也要问

若此问题存在违规行为,您可以点击 “举报”

13条回答

  • 疏影
    2022-09-20 03:16:17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个原因,首先就是,外观以及他们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问题,因为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狮子的,但是有老虎,由于老百姓没有见过狮子是长什么样子的,古时候的狮子,只能是皇亲贵族才能够能见到,因为狮子相当于贡品。就对于老百姓来说,狮子就像凤凰和麒麟这种神兽一样的存在,在想象之中的,所以狮子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是神兽。这就导致了狮子在老百姓的,眼中的地位是很神圣的。第二就是,在中国古代,由于佛教文化的传入,狮子的地位就变得越来越高了。因为在佛教之中,狮子的地位是很高的,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一头狮子,而释迦摩尼出生的时候,来祝贺的动物之中就有狮子。在佛教之中,狮子的形象就是维护正义,震慑四方,所以当佛教的文化在中国传播和盛行的时期,作为佛教的神圣狮子也受到了中国人的膜拜。老虎就不一样了,因为老虎在中国那时候,并不少见的,也是很熟悉,根本就没有什么神秘感可言,所以,老虎在别人的眼中,并不是什么瑞兽,仅仅只是一般的凶兽,是一种威猛的猛兽。老虎在中国古代其实对于老百姓的生活,带来的更多是一种危险,因为一般在古代,行走在外最容易遇到的危险,其实就是遇到猛兽的袭击,而老虎就是最常见的动物了。这就导致了在中国古代的时候,老虎一直是被古代人猎杀的对象,而且是报复的对象。


    0 举报
  • 奔赴
    2022-09-20 03:16:17 北京市 电信

    从史料上看,中国的狮子形象最早出现于汉代。后来伴随着佛教的兴起和传播,逐渐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灵兽和吉祥的象征。狮子形象在中国汉以后各个朝代不断演化,最终形成现在的样子。

    0 举报
  • 三更雨
    2022-09-20 03:16:16


    中国古代的狮子是个啥东西?我没有足够的可靠资料,不讨论。先泼盆冷水:近代立在门口的石头“狮子”,最大可能是藏獒。

    养个狗管它叫“儿子”没啥新鲜,那么叫个“狮子”也不奇怪。

    门口的“狮子”挂铃铛,挂铃铛的应该是狗。“解铃还须系铃人”,狮子挂铃铛?是给自己出难题吧?

    狮子的尾巴是细长的,门口石头“狮子”都是短尾巴。“狗尾续狮”,比续貂还要荒谬。

    或许,上述两点都是“艺术”的“美化”需要。可是门口“狮子”是一对,其中之一是母的。众所周知:母狮子是没有鬃毛的,石头“母狮”怎么有了鬃毛?

    到这里,艺术的美化已经讲不通。偏偏藏獒,无论公母都是有鬃毛的。

    一说认为,狮子是汉朝从西域引进来。引进的是个啥?谁也没见过,也不可能有照片。非要叫“狮子”没杠可抬。但是常识告诉我们,弄个狮子回来远比弄个狗困难。狮子只能装笼子里运,狗却可以跟着走。狮子是要一路喂肉的,它不会吃别的。“狗走千里吃屎”,人有吃的狗就有吃的。

    还是众所周知:狗是会看门的,门口立两条大藏獒,很有“人仗狗势”的效果。

    能指望狮子看门吗?

    0 举报
  • 献世
    2022-09-20 03:16:16

    东汉章帝年间,各国纷纷派遣使臣来中国示友友,当时的安息国(伊朗)送来狮子。

    当时中国皇帝大臣都很喜欢!视为神兽!

    但饲养很难,便有人想出用石头雕刻取代。

    这样一代一代便流传开来

    0 举报
  • 东京鬼
    2022-09-20 03:16:16

    元代吧

    0 举报
  • 不谈夜色
    2022-09-20 03:16:16 北京市 电信

    狮子是生活在非洲和亚洲西部的大型猫科动物。我国自古以来没有狮子,西汉时,因为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的一些国家开始向我国进贡狮子,《后汉书》中就明确记载过,在汉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国(今伊朗和阿富汗一带)进贡过狮子。从此以后,我国人民才开始认识狮子这种动物。

    狮子的外形很像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的第五个儿子——狻猊,《尔雅·释兽》中记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所以狮子传入我国后又被称作“狻猊”,被人们视为神兽。

    在佛教中,狮子的地位也非常高。传说释迦摩尼出生之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所以狮子在佛教中代表着勇敢精进,是文殊菩萨的坐骑,有护法辟邪的作用。

    而我国人民数千年来深受神话和佛教的熏陶,所以逐渐把狮子视为吉祥、辟邪的灵兽,其形象多用于古代绘画和建筑,最明显的就是摆放在门前的镇宅狮子。


    0 举报
  • 朝颜
    2022-09-20 03:16:15

    中国本土没有产狮子,但是有瑞兽———狻猊(suān ní)

    "狻猊"一词,最早出现在《穆天子传》曰:"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

    西晋(281年)在今河南汲县盗掘了一座战国时期魏国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简,均为重要文化典籍,通称"竹书纪年",其中有《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后合并为《穆天子传》,由荀勖校订全书六卷,历代内容多有散佚。《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作者不详,成书时间亦有争议,主要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

    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见过狮子或类似狮子的物种


    自东汉时西域进贡狮子后,名"师子"。今所知较早的见记载于《汉书·西域传上》:"乌戈地暑热莽平,……而有桃拔、师子、犀牛。

    东汉时期西域进贡了真正的狮子,可能是亚洲狮,亚洲狮曾经主要分布在西南亚,现在只存活于南亚。

    0 举报
  • 入眼
    2022-09-20 03:16:15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说到石狮,首先想到的就是唐代的石狮,高大、威猛,多出现在帝王陵墓前,以彰显皇家威严,起到守护陵墓的作用,比如,乾陵的石狮子,陕西历史博物馆序言大厅复制的唐顺陵石狮(武则天的母亲)。

    但狮子以石刻的形象出现唐朝并不是先例,我国目前现存的最早的是东汉时高颐墓前的石狮。从唐代以后狮子的形象逐渐出现在宫殿、宅院、寺庙等门口,后来又出现在房屋、栏杆等建筑上。形象也是由大到小、由浑厚粗犷到精致。

    狮子的原籍不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头狮子应该是东汉时期西域安息国进贡的,从这个时候起狮子的形象正式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被中国的包容的文化所接受。

    以上是我的回答,请批评指正。

    0 举报
  • 祝好
    2022-09-20 03:16:15
    中国古代没有狮子,为何却诞生了石狮文化?(上)
    在宫殿、园林、庙宇、桥梁等中国传统的建筑中,以狮子为造型的雕塑常常被用作重要的装饰物,以突显尊严和震慑。
    直到现在,石狮虽然不能说是随处可见,但在重要的场所门前,我们总还能见到一左一右两只庄严的石狮。
    石狮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除呈现强烈的民间性之外,其呈现的出宗教、伦理、民俗意蕴之美和其所含有的线条、形制、动态的韵律之美,都作为东方艺术独特美学价值的一部分而存在。
    不过,中国古代并没有狮子,准确来说,狮子并不是诞生于中国。那“狮子”是何时传入的中国?“石狮子”又是如何产生?又是为何只有中国形成了独特的“石狮文化”?
    中国古代狮子形象的发展情况
    1. 西汉之前狮子未出现在中国
    狮子被誉为“百兽之王”。其诞生于非洲、西亚和美洲。也就是说,狮子的原籍并不在中国。
    中国人最初认识到狮子,大约是在公元初期,并且大多是靠着当时极少数来华的外国人,以及老百姓们的“口口相传”而有浅显的了解,与西方相比晚了有数个世纪。在西汉及以前,狮子形象也仅存在于少数流入中国的西方神话传说之中。
    所以在古书以及人们的脑海中呈现出的并非狮子的真实形象。这种狮子的意象是受以希腊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
    在希腊文化中,狮子象征着王权,这从希腊神话中双面狮人代表着法老王的最高权威就可以看出。
    同样在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他长着人的面貌和狮子的身体。据阿波罗多洛斯记载,斯芬克司是厄喀德那和她的儿子奥特休斯所生的。斯芬克司的人面狮身也象征着智慧和知识。
    而这种以希腊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最早在秦朝时,就随着希腊以及其他西方商人流入中国了。
    此时,狮子尚未出现在中国,而这种想象中的狮子既包含了人们对异域的想象,又代表了当时人们对与未知事物的好奇。  
    2. 东汉时狮子首次出现在中国大地上
    据史料记载,东汉时,西域安息国王向中国献上了历史上第一头狮子。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殊方异物”的狮子才开始正式被国人所知。
    汉代初年成书的《尔雅·释兽》中有言:“狻鹿,如猫,食虎豹。”其中“狻鹿”就是对于一种形似狮子的物种的描写。
    《后汉书·西域传》中写道:“安息国,居和椟城,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其东界木鹿城,号为小安息,去洛阳二万里。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献师子、符拔。符拔形似麟而无角。”“十三年,安息王满屈复献师子及条支大鸟,时谓之安息雀。”
    根据在《东观记》中的记载:“疎勒王遣使文时诣阙,献狮子,似虎,正黄有髥耏,尾端茸毛大如斗。”可以看出这就是对当时狮子的刻画。
    当时,按照月氏语读音同“师”,后汉书顺帝记作“师”,即称做“师子”,后改为“狮”。此外,“师”据梵语音是译做“狻麑”。
    《正字通》中解释为:“狮,牡者有耏髥,尾大如斗。怒则威在齿,喜则威在尾。每一吼,百兽辟易。一名白兽。”至此,狮子便真正出现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与此同时,狮子不仅开始被广大百姓所识,也由此开始被人们刻画、并雕刻成威武的建筑装饰品。
    3. 狮子形象在中国的发展
    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对于的狮子刻画终于逐渐呈现出“实”的特征,与真实狮子形象逐渐接近。
    原因有二:第一,贡狮作为东西方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在许多西方国家来朝时所献贡礼中,经常会出现狮子的身影,这便成为狮子形象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
    第二,佛教以狮子比喻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佛教的传播使狮子意象流传更广,对中原社会写实狮子造型、狮子世俗化发展产生了影响。
    这一时期,“翼狮”的造型正在渐渐消失,人们开始更加注重表达刻画狮子真实的形象:细致的面部刻画亦成为写实狮子的特点。  
    隋唐盛世,我国开创了经略西域的新局面。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使者络绎不绝,各种奇珍异宝汇聚长安。
    帝国威严也多由狮子这一西域“瑞兽”的增饰,使得唐人对狮子形象的了解超越前代,达到了新的高度。
    但狮子作为异兽,只有皇室以及亲贵众臣才可以一睹真容,民间大众则多是通过狮子舞、相关诗文等才能获得了对狮子的认知。
    唐代《乐府杂录》中说到:“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可见当时舞狮盛行,人们在自己的想象中借助传统文化演绎出了新的神话。
    同时,唐人开始在镇墓兽、器物纹饰塑造了夸张神异又吉祥活泼的狮子形象,使得走向大众生活的狮子更加神秘而深入人心。  
    由此来看,汉唐以及之前时期的狮子意象经历了不同的演变,从造型上来看,经历了“虚—实—虚”的演变过程,并与宗教和政权相结合,逐渐趋于世俗化。#古代史#
    0 举报
  • 火萤
    2022-09-20 03:16:15

    狮子产育非洲,印度,南美洲等地,在汉武帝时期引从西域进中国,中国民间把狮子称为森林之王守卫大门的神兽

    0 举报
  • 献世
    2022-09-20 03:16:14

    我坚信中国在早是会有狮子存在的,要不然中国的狮子形象是怎么来的?比如民间的画中的狮子与耍狮子、门前摆着石狮子等等 与狮子有关的活动文化,这已足以证明中国古代人是见过狮子的要不要中国民间艺术肯定没有狮子各个项目,至于它什么时候在中国消的亡?
    那就得等科学家去见解吧,中国古代人只记载了老虎 却没有记载狮子的存在,因为老虎在中国繁衍至今,而狮子确在中国消亡了几千年 古代人早已把草往在后脑海之中,只记得它的形态 却忘了它的存在 所以到今天没有狮子这动物的记载,老虎却在中国时时刻刻的繁衍古代人也确确实实的和它们打着交道所以中国人只记录老虎 没有记下狮子。

    0 举报
  • 清风与你
    2022-09-20 03:16:14 北京市 电信
    中国最早的石狮之一,狮子是外来动物,无论是狮子还是狻猊,都是外来词汇。山东博物馆藏临淄县学署旧藏石狮,脖子上有汉隶铭文:“洛阳中东门外刘汉所作狮子一双”。尚有西亚风格。与后世的狮子像有很大区别。
    可以确定为东汉石刻,首先,中东门是东汉名称,至魏晋时期改名为东阳门。其次,“雒阳”是东汉出于五行的写法,曹魏改为“洛阳”。
    0 举报

快速提问,在线解答

1

描述需求

填写需求概要标题,补充详细需求

2

耐心等

等待网友或网站工作人员在线解答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回复

立即咨询